基辅又炸了,朋友发消息过来的时候我眼皮都没抬一下。实在是麻木了,这种事快成了日常。可他说,这次可能不是俄国人干的,我一下就精神了。
他说,一列装满北约弹药的火车,在基辅郊外,就那么炸了。没有空袭警报,雷达上一片寂静,不像导弹,也不像无人机。这就邪门了,当地传言四起,有人说是自己人搞破坏,这比导弹还让人心里发毛。官方的说法是爆炸原因不明,现场照片里,扭曲的钢铁和焦黑的土地,像个咧开的伤口。几节车厢直接从铁轨上消失了,乌克兰铁路系统临时改道,一片混乱。
我就纳闷了,打了快三年,北约那些坦克装甲车,不都是用火车大摇大摆运进去的吗?怎么现在才想起来要动这条铁路?俄国人之前是眼神不好,还是心太善?这帐怎么算都不对。这可不是什么新战术,二战时期盟军就把德国的铁路网炸了个底朝天,这剧本,八十年前就有人演过了。
现在看,不是不想,是以前办不到。用一枚好几十万美元的巡航导弹,去换一节火车皮,太亏。直到那些天上飞的,嗡嗡响的便宜货,“伊朗小摩托”,开始像下饺子一样被造出来。当数量可以淹没一切的时候,成本就不再是问题了。俄罗斯空天军过去两年多被嘲笑得抬不起头,现在,他们似乎找到了一个粗暴但管用的法子。
你看乌克兰那个铁路部门的老大佩尔佐夫斯基,最近出来说话的样子,那不叫通报,那叫求救。他几乎是摊开手说,我们的铁路系统正在遭受“毁灭性打击”,电力设施、火车站、机车头,一个都跑不了。这话里的潜台词很清楚:西方的老板们,别光给炮弹了,火车头和铁轨也赶紧送点来,不然那堆武器就是一堆废铁,连前线都送不上去。
这事儿最要命的地方在于,乌克兰的铁路网,大多是苏联的老古董。它的轨距是1520毫米,和欧洲标准的1435毫米根本不通用。这意味着欧洲的火车头开不进来,所有的援助物资都得在边境线上换车。这在平时是麻烦,在战时就是个巨大的漏洞。只要把那几个关键的换装枢纽和维修厂给端了,整条运输线就得瘫痪。
所以,9月16号凌晨基辅郊外的那声巨响,可能压根就不是一次偶然。它是一个信号,告诉所有人,战争的玩法变了。以前是前线的绞肉机,现在,战火烧到了后方的动脉血管上。炸弹和导弹的产量一旦跟上,俄军终于有能力执行这场迟到了快三年的“釜底抽薪”。
前线的士兵可能还在壕沟里等着新的炮弹,却不知道运送炮弹的火车,再也到不了了。这才是最让人绝望的。
配资平台导航,正规杠杆平台,线上实盘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